視頻加載中... 福州新聞網1月5日訊(記者 邱陵)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增進極化效應和擴散效應,實現區域協調跨越發展,是福州未來藍圖的錦繡標記。集國家級新區、自貿試驗區、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于一身的福州,已在中國東南沿海發展格局中被劃上著重號。
去年11月,福州出臺的“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的六個基本要求中,新區引領、轉型升級、創新驅動、改革開放等關鍵詞占據4個,增強壯大產業經濟實力,顯然成為穩定增長的關鍵一環。
福州新區承托大機遇 336項重點項目提前完成年度投資任務
今年10月11日,福州京東方第8.5代新型半導體顯示器件生產線項目正式開工建設,2017年,京東方項目可望建成投產。作為全球顯示領域的領先者,京東方科技集團總裁陳炎順表示,京東方福州項目是在東南地區戰略布局的重要舉措,看中福州未來前景。
早前的8月,福州新區獲國務院批復,晉升國家級新區;9月13日,國家發改委正式印發《福州新區總體方案》。在國家賦予的定位中,這個規劃區1892平方公里、核心區800平方公里的福州新區將打造成東南沿海重要現代產業基地。
立足于京東方項目,福州正吸引上游的顯示器產業鏈配套項目,不斷填平補齊產業鏈的空白。幾年后,屆時僅一個顯示器產業集群,一年就可望實現超過千億元的產值。
被譽為“中國膜王”的中國軟包裝集團面對福州發展的“機遇窗口”,更早之前就在羅源灣、江陰港投入巨資,打造兩個百億元規模的產業園,順應了福州新區培育化工產業集群的方向。
產業龍頭所帶來的集聚效應,正在福州新區這片土地上持續發酵,重新構筑一個甚至多個產業的生態圈層,在福州新區內推動形成現代產業體系,托舉起福州新區的美好未來。
11月5日,福建省政府出臺《支持福州新區加快發展的若干意見》給予福州新區13個方面、36項的具體支持政策。依托這些政策支持,福州市全力推動總投資達8569億元的336項新區重點項目建設,截至11月,完成投資1260.04億元,提前一個月漂亮收官年度任務。
自貿開放蘊藏新商機 福州片區全國首創舉措15項
自貿試驗區,被稱為中國新一輪改革開放的試驗田。以改革釋放活力,以開放創造商機是題中要義。福州,已在自貿大開放之中占得先機。
從全國首創“一照一碼”登記制度、全國率先推行“3A一掌通移動稅務平臺”到實行出口退稅無紙化和先退后審和實施“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和原產地企業備案“兩證合一”,這一系列體制機制上的創新突破帶來了貿易和投資便利化的大幅提升,激起了投資和貿易的井噴。
據統計,今年福州片區共將推進86項試驗內容,目前已實施72項;同時,已推出5批體制創新舉措49項,全國首創的舉措有15項。
數據顯示,至11月3日,福州片區新設立企業3096戶,注冊資本606億元,其中外資191戶(臺資69戶),注冊億元以上企業86戶。此外,1-10月,福州市跨境人民幣業務位居福建全省第二,結算量1392億元,占全省業務量的27%,其中福州片區147億元,同比增幅127%。
11月3日,福州跨境電商公共服務平臺在福州自貿片區正式啟動。被稱為“陽光海淘”的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得如火如荼:美國零售巨頭COSTCO落戶,并建立起了30家展示店;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一期簽約入駐的電商企業已達40余家;萬國國際商城電商平臺已招商入駐300家企業;利嘉國際商業城引進了16家跨境電商企業;海峽國際智貿城引進20多家電商企業,一期已于11月6日開幕,二期計劃于春節前推出……
全國首批電子商務示范城市、全國海峽兩岸電子商務試驗區、全國跨境電子商務進口試點城市,這三大電子商務“國字招牌”在福州片區內產生巨大的磁吸效應,大批電商企業極速涌入。
金融服務業也呈現出跨越式的發展速度,給實體經濟發展注入動力。目前,僅自貿區福州片區就已引進金融及類金融企業208家,涵蓋銀行、保險、證券、基金、互聯網金融、融資租賃等業態。
12月7日,福州市政府代表團赴香港推介福州新區和自貿區,對接榕港合作項目75項,總投資超1000億元人民幣,取得豐碩成果。
海絲戰略引領大格局 去年福州海洋經濟總產值突破2500億
福州,這座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肇始之地,重新開啟跨洋出海的征程,構筑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樞紐城市。
11月17日,福建省政府正式發布《福建省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建設方案》。《方案》明確提出,支持福州、廈門、平潭等港口城市發揮產業基礎、港口資源、開放政策等優勢,建設海上合作戰略支點。
此前,3月28日,經國務院授權,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在指出“支持福建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的同時,也提出了加強福州等沿海城市港口建設的作用的要求。
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福州便提出建設“海上福州”的發展思路,并延續至今。如今,在國家大戰略之下,“海上福州”也納入了更為豐富的內涵。
中國-東盟海產品交易打造以福州為中心的國際海產品價格體系。目前,海交所正積極推動在東盟10個國家設立分中心,已在馬來西亞簽下首家海外指定交收倉庫。
福州發展海洋經濟歷史悠久,2014年統計數據顯示,其海洋經濟總產值已達2547億元,占海洋大省福建的33%。
回顧過去的1年,海絲博覽會、海絲電影節、海絲旅游節等展會凸顯福州海絲特色,一大批海絲沿線國家客商聚首榕城,共商合作大計。
12月1日,福州長樂國際機場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萬人次,正式昂首跨入千萬級機場行列,成為我國千萬級機場“俱樂部”第25名成員。元翔福州空港總經理張波表示,優惠政策傾斜、財政投入不斷增加、周邊交通配套等重點項目建設,都給福州機場注入前進的動力。
如今,福州機場已開通國內外航線106條,航線延伸至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海絲沿線國家。計劃于2017年底完成的二輪擴能工程也在推進,屆時福州機場將具備超過2300萬人次年旅客吞吐量的保障能力。
與此同時,乘著新絲路的東風,福州的優勢企業也正形成“走出去”的共識,布局全球。11月3日,網龍公司宣布完成收購全球第二大教育企業普羅米休斯100%權益的交易。通過這一收購,網龍得以展開轉型在線教育領域后對全球市場的開拓。
“十三五”大幕拉開,福州進入“黃金時代”。在新一輪改革開放前沿,福州將充分發揮機遇效應,引領區域開放格局的加速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