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14 10:18:16 來源:福州晚報 責任編輯:夏芳
力爭開建地鐵6號線、福廈客運專線 2016福州更具實力更富活力 新年伊始,福州5日召開全市經濟工作會議,對新一年經濟工作進行全面部署。2016年,福州經濟工作該怎么干?記者從會場采集了這些“干貨”。新區: 謀突破 造引擎 為進一步掀起新區建設熱潮,市委決定把今年確定為“新區建設年”,集中全市力量、強力組織推動,全面掀起新區開發建設的新熱潮,爭取新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000億元以上,確保新區GDP增長速度高于全市2個百分點。 突破重點功能區開發,瞄準三江口、閩江口、濱海新城、福清灣、江陰灣五大城市功能組團,盡早樹立新區城市形象。 推進一批基礎設施建設,濱海大通道、東部快速通道二期、軌道交通6號線、道慶洲大橋、江涵大橋、馬尾大橋、環南臺島休閑路等重大交通設施以及供水排水、能源保障、生態環衛等建設,增強新區承載能力。 強化產業支撐,推進產業重新布局調整,打造臨空經濟區、閩臺(福州)藍色產業區、江陰工業集中區等一批重大園區;抓好中鋁鋁精深加工、中車株機集團新能源等一批項目落地動建,加快推進京東方8.5代面板、聚酰胺一體化、恒申合纖、通用飛機等一批項目建設。 投資:抓“有效”穩增長 緊扣“有效”二字,著力從供給、生產端入手,找準和把握增加供給、擴大需求的切入點和著力點,以投資的有效性提振經濟活力,推動經濟持續穩定增長。 爭取啟動福廈客運專線鐵路、長樂松下港鐵路支線等建設;開工建設長福高速、莆炎高速福州段等。 地鐵1號線要實現全線貫通,加快建設地鐵2號線,爭取開工建設地鐵6號線;開工建設城區北向第二通道、福馬路提升改造、西嶺互通銅盤接線工程等項目。 產業: “雙側”發力 轉型升級 按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思路,堅定實施工業優先、服務業倍增兩大戰略,推動存量做強與增量做大相結合、產品升級和消費升級相協同、創新驅動和產業轉型相融合,加快打造具有福州特色的現代產業升級版。 電子信息產業:推動顯示面板生產和整機模組一體化設計(重點企業京東方、華映、捷聯),推動核心信息通信設備體系化發展與規模化應用(重點企業星網銳捷、普天國脈);提升集成電路設計水平和國產芯片的應用適配能力(重點企業瑞芯微、新大陸、富順微),發展關鍵光電子、光纖激光器件、光學晶體和高性能全固態激光器件(重點企業高意、福晶、飛毛腿、國光、福光、上潤)。 機械裝備產業:培育發展飛機及零部件制造業,重點推進中航水上飛機等項目建設;以東南汽車、萬潤新能源等企業為龍頭,培育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提升特種船舶、海工產品和高技術高附加值大型船舶的建造水平和生產能力。 新能源產業:重點加快福清核電、深化羅源灣煤港電一體化、華能羅源灣電儲基地、三峽集團海上風電產業園等能源工程項目,推進永泰抽水蓄能項目前期工作。 石油化工產業:重點以江陰化工專區和中江石化、中景石化等重大項目為抓手,延伸和完善鹽煤化工產業鏈、丙烯產品鏈。 生物及新醫藥產業:依托福抗、福興、海王福藥等重點企業,開發基因工程、細胞工程、發酵工程、酶工程等現代生物醫藥技術。 動力: 轉換動能 支撐增長 在繼續發揮傳統“三駕馬車”協調拉動作用的同時,關鍵要做足改革、開放、創新三篇文章,強化這三大新的動力支撐,構建新的經濟增長動力機制。 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建立市、縣、鄉政府權責清單管理體系并全面公開運行;推進行政審批分類改革與替代性監管制度建設;推進水權、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力爭工業排污企業全面推行排污權交易。 全力推進自貿試驗區建設,在制度建設和運作方式上加快與國際接軌,加強海陸空雙向開放大通道建設,推進與臺灣地區投資貿易自由化進程。打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樞紐城市。民生: 著力改善 普惠共享 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加快實現社會保險從制度全覆蓋到人員全覆蓋推進,執行全市統一的城鄉醫保一體化政策。 促進公共服務均等普惠,推進優質教育均等化,實施第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推動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深化公立醫院改革,優化布局,完善城鄉醫療機構院際交流合作制度,鼓勵和規范社會力量辦醫;打造“15分鐘公共文化服務圈”和“10分鐘體育健身圈”。(卓文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