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19 18:29:37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夏芳
東南網2月19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王林成 袁麗群)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鼓勵和規范社會力量舉辦醫療機構。報告釋放的這一福利,讓有意或已在籌辦民營醫院、藥店的群體頗為興奮,但考慮到目前醫保定點一年一申請,限制較多、申辦較難等問題,這一群體又犯了難。 昨日,本報報道引發熱議。多數市民表示,到公立醫院就醫“擠破頭”,若政府采取措施,讓民營醫院有序發展,就醫難的問題或將緩解。對此,福州市人社局有關負責人回應,已開始調研、考慮如何完善醫保準入制度,最終結果將盡快向代表、委員以及公眾反饋。 公立醫院資源趨緊民營醫療有“市場” “家人看病都往公立醫院跑,看一次病就得花大半天。”昨日,市民小李告訴記者,家中上有老下有小,“老少”生病是讓自己最頭疼的事。小李表示,家人也曾去民營醫院看病,但遇過醫保不能使用的情況,只能臨時“轉場”。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因“怕”公立醫院的人多,想轉到民營醫院看病的市民還不少。 此外,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鼓勵醫師多點執業,也讓市民對民營醫院有了更多期待。 市民王依姆原是一名醫生,她表示,有些民營醫院醫療設備、就醫環境都不錯,政府除鼓勵醫生“流動”,更應盡快完善醫保等政策,讓這些優質資源更好地服務市民。 “政策早放開一天,我們就多一天的希望” “經濟下行壓力大,政策早放開一天,我們就多一天存活希望。”昨日,一民營醫院負責人向記者表示,他們看好市場,但實際經營中,申報納入省市醫保時的“坎坷”,如時間限制、資格限制等,讓醫院起步艱難,“醫保用不了,極少市民愿意來看病”。 記者了解到,去年,國家衛生計生委公布的相關文件,提出到2020年公立醫院服務量收縮到70%,民營醫院的服務量要達25%左右,這意味著民營醫院有近兩倍的增長空間。近幾年,福建民營醫院數量也呈井噴式增長,據不完全統計已有100多家,福州占了“大頭”。 福州市人社局回應:已著手研究,完善醫保準入記者注意到,從去年的全國“兩會”,到今年的福建省、福州市“兩會”,都有代表、委員呼吁進一步完善民營醫院、藥店納入醫保的機制,讓各類醫保吸納更多優質的社會辦醫資源。 對此,福州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對于代表、委員的建議以及民營醫療機構的呼聲,他們非常重視,已著手研究相關政策。 “其實在福州市‘兩會’開幕之前,人社部門已經開始調研、考慮如何完善醫保準入制度,尤其是針對民營醫院和藥店方面。”上述負責人說,最終研究的結果將盡快向代表、委員以及公眾反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