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26 16:50:16 來源:福州新聞網 責任編輯:夏芳
福州新聞網2月25日訊(記者 邱陵)25日,記者從福州市城鄉規劃局了解到,《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正式公布,該規劃于2015年11月4日已獲省政府批復。 據了解,上下杭在《福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和《福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12-2020)》中與三坊七巷、朱紫坊共同列為福州市的三片歷史文化街區。2012年4月,福州市三坊七巷管委會和福州市歷史文化名城街區保護開發公司委托清華同衡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福州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聯合編制《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該規劃經專家評審、規劃公示、市政府、省住建廳多次研究后,并于2015年11月4日獲省政府批復。 上下杭體現七大特色價值 根據《規劃》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是閩商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和最重要的傳承地,其特色價值可具體概括為:福州歷史文化名城格局的重要組成;福州城市近代化進程全面、連續的見證;以閩商為代表的福州商業金融業發展與傳承的重要載體;多元文化和多元階層融合發展的社會和物質反映;與山水緊密關聯的街區發展歷史和文化;福州近代傳統建筑演進的集中體現;福州革命先驅的前沿陣地。 規劃為閩商文化特色傳統街區 《規劃》以商業、居住、旅游、文化等復合功能為主,形成具有濃厚的福州中西合璧建筑文化特色和典型的福州閩商文化特色的傳統街區。保護范圍包括核心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四至為:北至延平路、學軍路,南至中平路、中平花園1號樓南側、后洋里、合春弄,西至白馬南路、隆平路,東至高頂路、三通路,面積31.73公頃。具體范圍以“保護區劃圖”所劃定的范圍為準。 核心保護范圍:北至福州四中南側、龍嶺頂、天勝花園南側,南至中平路、三捷河、后洋里、合春弄,西至白馬路、隆平路,東至貿發新村西側、三通路,面積23.54公頃。具體范圍以“保護區劃圖”所劃定的范圍為準。 建設控制地帶:核心保護范圍之外,北至延平路、學軍路,東至高頂路,南至中平花園1號樓南側,西至白馬南路,面積8.19公頃。具體范圍以“保護區劃圖”所劃定的范圍為準。 環境協調區:建設控制地帶之外,東、西兩側在建設控制地帶界線的基礎上外擴50米左右,北至延平路、學軍路,南至江濱西大道、閩江防洪堤,面積31.9公頃。具體范圍以“保護區劃圖”所劃定的范圍為準。 三級文保單位共14個點 《規劃》明確,上下杭有省級文保單位4處7個點,包括上下杭商號建筑群[含:咸康藥行舊址〔下杭路219號〕、黃恒盛布店舊址(上杭路217號古民居)、羅氏綢緞莊舊址(下杭路181號)、生順茶棧舊址(下杭路238號)]、張真君祖殿〔星安巷88號〕、福州商務總會舊址〔上杭路100號〕、采峰別墅〔上杭路121號〕; 市級文保單位5處,包括星安橋〔星河巷19號邊〕、三通橋〔三通橋路20號〕、黃培松故居、高氏文昌閣〔上杭路134號〕、陳文龍尚書廟〔三通橋2號〕; 區級文保單位2處,包括福州志社舊址〔白馬南路101號〕、曾氏祠堂〔下杭路198號〕。 規劃形成“兩核兩點、兩軸一帶”功能結構 “兩核”:即大橋頭傳統文化體驗展示核、濱江地區的閩江風光展示核; “兩點”:即依托省輪船公司舊址、蒼霞基督教堂2處文物保護單位,在其周邊增加公園綠地、廣場等開敞空間,成為富有特色的功能亮點和景觀節點; “兩軸”:即依托中平路、青年橫路的商業服務歷史功能恢復而形成的兩條傳統商業文化展示軸; “一帶”:即濱江休閑風光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