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15 09:59:45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林進
作品題目:《記憶中的溫暖的小福州》 作品類別:征文 名字:陳梅艇(男) 年齡:18 所在國:馬來西亞 作品由詩巫公教中學選送 《記憶中的溫暖的小福州》 人家說福州即是有福之州,福到即“食”到,一個地方最不應該缺失的就是根,其實對于一個熱愛美食的人來說,我對于有福之州最印象深刻的便是福州魚丸,那個爆汁瞬間,烙印在心。除此之外,福州的美食如:鍋邊糊,光餅,芋泥等都是福州人熟知的美食。我享受著福州給予的美好,享受著文化間無私的交流,只能說文化很廣闊,穿梭于無垠的世界。 福州的語言也是我的啟蒙,雖然至今我還是把它說的七零八落,但是我還是很盡力地去認識它、學習它。福州話很神奇,也很奇特,它是我生活中的泉源,因為父母開口閉口都是福州話,我也只能努力地去學習其中的意思。我的父母告訴我身為福州人不懂得說福州話是很不應該的,因此我也很努力地去聆聽父母每次的對話,有聽不懂的地方便會向他們請教,父母也很樂意賜教。不知為何,福州話總給我一種親切感,讓我倍感溫馨,這種溫馨可能來自已故的外公與外婆,畢竟我的幼年生活幾乎都在外公外婆家,所以對于親切的福州話,聽得更是多不勝數。 曾經我聽過一首福州歌,歌詞大意是“福州人唱歌不輸人”,但那時年幼的我飆出了一句讓家人都捧腹大笑的發音錯誤,歌詞大意為“福州人唱歌不像人”,那時的自己過于懵懂,覺得自己唱的并沒錯,還洋洋得意、沾沾自喜,但聽到家人的更正,自己也覺得很搞笑。從此之后,我的家人都拿這一敗筆當作玩笑,不時還會哼唱起那錯誤發音的歌詞,可謂福州歌真的有催入人心的效用。 在我居住的城市,每到節日時常都會有公會舉辦晚宴,讓大家齊聚一堂。我的父母在節日時都會購買福州公會晚宴的餐卷,但年幼的我時常不悅父母的這一舉動,因為我覺得在家里比在外頭用餐來的更妥當且更有感覺。然而自從外公外婆去世后,我才得知原來這是為了擁有更多時間陪伴外公外婆,讓他們能夠有更多機會參與到這一些公會活動,齊聚一堂,同樂其中。頓時,覺得自己內心過于自私,愧疚油然而生。其實,長大之后參加了這些公會晚宴,看到晚宴期間的小品演出,演員全程以福州話演出,有時候聽了,就會想起已故的外公外婆,尤其是我的媽媽,她的感觸最深。每次聽到這系列的小品,內容總關于孝順,母親總會回想之前與外公外婆的點滴。 有時候覺得福州,真的是帶給大家福分的圣地,它猶如人間的天堂,帶給人們歡樂;它猶如人間的天梯,帶給人們溫馨。雖然無法親身到達福州感受當地的風情,但福州所傳播的文化與思想,足以讓人為之動容,讓人為之珍惜,讓人為之感恩,這一切都是福州的魅力所在。世界上并沒有一個地方是孤身奮斗,因為有大家的齊心協力,才有這么珍貴的福州;因為有大家的熱情傳頌,才有這么完美的福州。 有時候被問及對福州的見解,而我只想說福州對于我甚至我的家人都有著同樣的想法與憧憬,因為福州在我的生命中有著不凡的位置。身為一個福州人,留著福州籍的血,說著福州話,聽著福州歌,吃著福州的美食,這個就是文化的強大。就算有再大的風雨,或者大風大浪,仍不能澆滅福州文化的火熱。因此福州文化成為我生命中或生活中的高速公路,讓我的回憶不斷累加,讓我對福州的記憶更加真切,所以“有福之州”,即福州,“我愛你,美好的記憶”。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