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15 10:14:20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林進
作品題目:《陪伴》 作品類別:征文 名字:黃偉杰 Darren Ng WeiJie(男) 年齡:17 所在國:馬來西亞 作品由公教中學選送 《陪伴》 現如今的青少年犯罪案例與日俱增,有關當局已實施一系列方案但都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正所謂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如果不找出引發這一系列事件的原因,那么一切都只是紙上談兵罷了。 據有關當局報導,大多數青少年犯罪案例發生的原因竟然是缺少陪伴。那么陪伴到底在我們的生活中起到什么作用呢?怎樣才叫做陪伴呢?其實對于青少年來說,父母簡單的關心,朋友簡單的噓寒問暖就是對他們最好的陪伴了。而他們所做的一切不過是想得到關懷罷了。 但是現今的生活節奏越變越快,開銷越來越大,所以家長們只能夜以繼日地工作,以便他們的孩子能夠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但是這樣的生活節奏卻緊迫得讓他們無法抽出一丁點的時間陪伴孩子。這也導致青少年與父母之間的關系產生裂縫,以至于連最基本的溝通都成了問題,而誤會也就隨之產生。久而久之,誤會也就越來越深。 青少年在缺少陪伴的情況下難免會做一些小動作來吸引他人的眼球。可是這一系列的動作在青少年的父母眼中卻是無理取鬧的。那些青少年早已被他們的父母打上叛逆,無可救藥的標簽。那些家長常常責罵孩子們那不可理喻的行為,甚至責罰他們。正所謂物極必反,家長們的這些舉動不但沒有帶來解決問題的跡象,反而促使青少年變本加厲,這難道就是家長們想看到的現象嗎? 前不久有一間報社報導了一名少年因為長時間得不到父母的關注而做出了一系列舉動來吸引他父母的注意。當那個青少年被邀請到一個節目當中作為嘉賓時,他說出他父母因為工作而忽略他,讓他從來沒有感受過家的溫暖。作為一個旁觀者,我不禁替他們感到心寒。難道為人父母的連一點時間都無法抽出來陪伴孩子嗎? 陪伴不單單只是溝通和關心罷了。其實陪伴更多的是要了解對方。就在幾個月前,一名剛畢業獨中生因為想繼續升學,但是他的家人卻要他斷了這份念想。而他為了向他的父母示威而選擇自殺。這難道不是因為父母不了解孩子需要什么而導致的嗎? 因此父母們應該反思,自己是否有做到最基本陪伴,是否給予自己的孩子關懷。只有陪伴才能減少悲劇的發生,而遇到困難時青少年也該與家長好好溝通,而不是一味的無理取鬧。因為唯有溝通才能夠讓彼此的關系更進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