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15 10:14:13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林進
作品題目:《陪伴》 作品類別:征文 作者:黃欣茹 Joyce Wong Syn Rhu(女) 年齡:17 所在國:馬來西亞 作品由詩巫公教中學選送 《陪伴》 一個五歲的小孩,總是會希望,父母時常陪在自己的身旁;一個二十歲的青年人,總是會希望,朋友可以時時與自己一起,嬉笑打鬧,享受生活;一個四十歲的成年人,總是會希望,可以擁有自己的事業,甚至是想將自己的所有投身于工作;一個七十歲的老年人,總是會希望,身旁伴著的,是自己愛的家人,在孤單時,可以與自己聊一聊。 在成長過程里,每一個不同的階段,我們都有著不同的需要。也許這個階段,自己需要的是錢、需要的是時間、是事業,但,無可否認,在所有階段的起點與結束,最終都與“陪伴”離不開關系。 究竟,為什么?為什么,我們總是這么的需要陪伴?試想想,當生活感覺磕磕絆絆時,再堅強的人,難免都需要陪伴,需要一些暖意來溫暖自己。當生活事事順心時,再得意的人,身邊也需要一些人,與自己分享喜悅。當生活平平淡淡時,再怎么守得住平凡的人,都需要生活上的一些小驚喜。 我非常心疼我的奶奶。每一天,都在重復著相同的生活規律。遭遇過了丈夫孩子的離世,孩子個個都忙于打拼生活,每天與自己相伴的是冰冷的四面墻。無奈,身邊沒有人陪伴自己。無奈,無法訴說自己的孤單,因為八十五年歲月的沖擊,早已把她的語言組織能力磨滅了。痛苦,因為這些孤單,在每個夜晚都會化成憂郁,使她無法好好入眠。 如果,我們可以多花一些時間跟她相處,陪一陪她,哪怕只是簡單的問候,聊天也好,陪著她變老,現在的奶奶會不會開心些?陪伴,真的很重要。陪伴,也是一直愛。因為這一份愛,才會讓我們的生活一直堅持到今天。 花謝了,有葉的陪伴;葉落了,有鳥的陪伴;鳥飛了,有天的陪伴;天暗了,有地的陪伴。明天,是由今天耕耘而成的。不管,耕耘的結果如何,但我相信,在我耕耘的過程中,會有著陪伴我的人,跟我一起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