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15 11:15:26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林進
作品題目:《陪伴——精神力量》 作品類別:征文 名字:劉朝勇(男) 年齡:18歲? 所在國:馬來西亞 作品由詩巫公教中學選送 《陪伴——精神力量》 靜下心來,會沉淀出最真實的情感;靜下心來,會發現到最溫暖的陪伴。 黃昏的余暉斜斜地照在這片土地上,天空中有著最唯美的火燒云、小鳥兒向著遠方飛去,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攘攘熙熙在來回。這座城市正準備蘇醒,喧囂的十字路口有歸者的歸途,徘徊無力的人群在路燈的陪伴下,不再孤單。 我賴以生存的土地上,居住著以福州人為絕大部分的華人。而這片土地在很久以前是一處沼澤洼地、原始森林密布、野獸蚊蟲肆虐的地方。后來,因為一位先賢的奮斗與付出,才有了這座城市的開墾與發展。這一位先賢就是詩巫的開荒者——黃乃裳先生。 開墾之路,蓽路襤褸,艱苦備嘗,一路艱辛曲折。在這過程中,黃乃裳先生遭受了謠言的攻擊,他被小人故意丑惡宣傳,說這些由黃乃裳先生招募的華人都是被賣作“豬仔客”,有去無回,造成農工們自相驚擾,大起騷動;期間,他遭遇了得力助手——力昌的背叛,這位叛徒挾帶著黃乃裳先生向砂拉越拉惹所領的招募新批華人的經費,逃向臺灣;1902年間,在黃乃裳先生招募的最后一批華人中,因有人在船上感染了霍亂癥,而死去了四人,使得人心忡忡,無法平靜。 究竟是什么讓黃乃裳先生在開墾之路遇到了這么多艱難仍如此堅持,不放棄呢?是精神力量。這種精神力量讓黃乃裳先生在開墾過程中,堅韌不拔,勤奮努力,在異國他鄉開辟出一片新天地;這種精神力量使得黃乃裳先生在面對困難的時候,永不放棄,堅持到底,帶領著一批又一批的華人克服了肆虐的傳染病、濕熱的天氣、令人恐懼的山崗瘴氣;這種精神力量使得黃乃裳先生在功成名就之時,不忘初心,始終如一,把福州的文化與這份精神力量,在這片土地上傳承與延續下來,陪伴著我們的點點滴滴,直到今天。 正是因為黃乃裳先生開辟了詩巫“新福州”,福州十邑與閩清,甚至廣東一帶,便開始有著一批又一批的中國人爭相仿效,遠渡重洋,前往南洋開墾荒域。據統計,20世紀90年代中期,僅在馬來西亞就有600多萬的華僑。 我曾聽中國游客這么說過:“哇,詩巫竟然還保留著這么多傳統節日的慶典,我們中國現在很多都已經省略了。”聽到這些話,我的心中不僅油然出一股驕傲。是啊!我們確實一直在堅持著中華文化最原始的根本,始終如一,不曾改變,時至今日。這正是因為我們謹記著黃乃裳先生在開墾過程中的艱辛與淚水。那份精神力量并沒有因為黃乃裳先生的離開人世而消亡,反而是不斷被我們傳承與發揚起來。 詩巫,是一座不起眼的小城鎮。這里并沒有著風景優美的天然景色,也沒有引人入勝的歷史古跡。然而,我們并沒有因此而放棄了詩巫的發展。正是因為我們身為這份精神力量的“繼承者”,我們也敢于從“無”創造出“有”,敢于將詩巫打造成一個充滿文化特點的地區。手拉面線、烤窖光餅、用石磨來磨出的鼎邊糊,濃濃的人情味、無聲的關心、親切的笑容,讓詩巫這個地方成為游客們向往的到訪地點,甚至成為游子們甚是想念的家鄉。 有時候,陪伴不一定是一個人,時時守在我們的身邊;有時候,陪伴無需是一件物品,刻刻守在我們的身邊。有時候,陪伴可以是一種精神力量,默默守在在你我的身邊。 時至今日,我才明白“我從哪里來,我是誰,我又將何去何從?”這句話的感情與精神力量。而這份精神力量,始終陪伴著我們,未曾離開,也從未改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