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15 11:15:42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林進
作品題目:《記憶中的四個人》 作品類別:征文 姓名:劉天娜 Faustina Lau Tian Na(女) 年齡:16歲 所在國:馬來西亞 作品由詩巫公教中學選送 《記憶中的四個人》 夜闌人靜,一個人獨處的時侯,記憶的匣子悄悄打開,里面坐著四個人,對著我微笑…… 記憶中的爺爺,他只接受過三年小學教育,卻非常喜歡閱讀。只要上街,他一定要去逛書店。由于他認識的字不多,他在房里的書桌上擱著一本厚重的《漢語辭典》,經常翻查。日久有功,爺爺認識的字漸漸多了,他就嘗試投稿,但爺爺的稿件總是被報館投籃。即便如此,爺爺并沒有放棄,堅持每個月至少投稿一次。爺爺臨終前,我問他,一生中投稿那么多次,卻沒有一篇獲刊登,后悔嗎?爺爺微微笑說,他投稿只是為了要在子孫心目中樹立“堅持到底” 的好榜樣。爺爺的辭典從此成為家傳之寶,承載著爺爺堅持到底的精神。 記憶中的奶奶,她有兩個小木盒。我只知道較大一點的木盒里頭,放著一些金飾,那是奶奶的嫁妝及爺爺買給她的金飾。平時金飾都收在木盒里,只有在出席親友的婚宴時,奶奶才會佩戴一些金飾。另一個小木盒,我不曉得里頭有什么,只知道里面的東西是奶奶的寶貝。奶奶去世時,媽媽打開那個小木盒,拿出一個有點生銹的紅色發夾,夾在奶奶的銀發上,陪著奶奶出殯。媽媽說,那個發夾是爺爺送給奶奶的定情信物。一個發夾,夾起一段姻緣。 記憶中的爸爸,沉默寡言,很喜歡在晚飯后喝一杯香味四溢的咖啡烏。小時侯,我偷呷一口,苦澀無比,狐疑這樣的東西爸爸怎么喝得下。爸爸說,咖啡苦中帶甘,世上沒有絕對苦澀的咖啡,也沒有絕對苦澀的人生。當時年紀小,不懂爸爸話中之意。如今回想起來,那何嘗不是人生的一種睿智?現在我還在使用爸爸生前的咖啡杯,杯子外觀已經陳舊,內側有一層淡褐色的咖啡跡。我什么時候愛上咖啡烏?忘了,大概是在我真正明白爸爸說的那番話之后吧。 記憶中的媽媽,總是在廚房忙碌。家人吃完正餐,總是能夠再品嘗一份甜品或一碗糖水。媽媽很省,真的很省,只有在農歷新年才會為自己添一件新衣。媽媽擁有親友稱羨的“綠手指“,無論多么難種的植物或已經枯萎的花樹,經她料理,十之八九都能救活,而且活得比之前更茂盛。所以每天早上,我家門前總是呈現一副鳥語花香的美景。媽媽離世前,把她的食譜留給我。媽媽說,只供參考,要研究出擁有自己特色的菜肴。如今,我的烹飪技巧仍然比不上媽媽,卻在研究媽媽的食譜時,無意中發掘很多食譜里沒有記載的烹飪竅門,所烹煮的菜肴也因此經常獲得家人好評。人生就是要勇于嘗試,才會不斷發現驚喜。 這些年,經歷多少人生風雨,我也曾想過放棄,可是每當在記憶的匣子遇見他們,煩躁的心情瞬間平復下來。他們讓我一遍又一遍地重溫過往一起生活的片段,沒有絲毫驚喜,但我總覺得內心似乎領悟了什么,也因此熬過一次又一次的難關。 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謝謝你們留給我寶貴的記憶,我愛你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