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22 15:04:55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林進
作品題目:《記憶中的三坊七巷》 作品類別:征文 作者:林廣翔(男) 年齡:13歲 所在國家:西班牙 ![]() 《記憶中的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這一名字并不陌生,而它就是我家鄉 有福之州的歷史之源、文化之根。 他擁有著兩千兩百多年的歷史,占地約四十公頃,由三個坊七條巷一條軸街肆組成,三坊七巷起源于晉,完善于唐五代。它走出了許多的偉人,例如,林則徐、沈葆楨、林旭、冰心等大量對當時乃至中國近現代擁有著重要影響的人物皆出于此,三坊七巷在歷史的長河中發生了很多事,而三坊七巷名字也有一定的歷史典故。衣錦坊是三房中的第一坊,舊名通潮巷。是因為王益祥致江東題形更名衣錦坊,過去稱通潮是因為這個地方是水網地區。文儒坊是三坊中的第二坊初名儒林,以宋祭酒,鄭穆居此改名。光祿坊是三坊中的第三坊,名稱光祿坊是因為光祿卿的福州郡守程師孟時常到此吟詩游覽,僧人就刻了光祿吟臺四字,為了感謝僧人,他吟了一首詩“永日清陰喜獨來,野僧題名作吟臺,無詩可比顏光祿,每憶登臨卻自問。”便是從此由來的。楊橋路是七巷最兆面的一條巷,舊名登俊,因西能通楊橋二改名。郎官巷是因為劉濤居此,子孫數世皆為朗官。塔巷舊名修文,宋知縣陳肅改文興,今呼塔巷。黃巷晉永嘉二年間固始人黃元方避亂,落戶于福州南后街,故稱黃巷。安明巷舊名錫類,它改安民與黃巢人閩有關。官巷舊名舊名仙居,以中有紫陽中得名。吉庇巷俗稱吉避巷,狀元衣錦還鄉時,巷中居民因凌辱過他而趕緊回避而來。 三坊七巷,這每一坊每一巷都有它們的含義與由來,歷經著時間長河的洗刷,使其中的韻味印刻在城墻之中,造就了如今這一美妙的風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