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12 11:11:48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林進
作品名稱:《記憶中的“阿媽牌給湯壽面》 作品類別:征文 作者:李洳慧(女) 所在國:馬來西亞 年齡:18歲 作品由古晉中華第三中學選送 《記憶中的“阿媽牌給湯壽面》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馬來西亞華人,每當生日時都會吃上一碗紅酒雞湯面線。雞湯面線有時候又被稱為“長壽面”,壽星吃面線時將面拉的越高代表越長壽。這個有趣的生日習俗一直流傳至今,如果生日時沒有吃上一碗面線,就會覺得少了什么的感覺。 而雞湯面線是也是福州人的特色美食之一,華人新年大年初一福州人會在家里煮面線來招待親朋好友,祝福彼此健康長壽。你問我為什么那么清楚嗎?因為我媽媽是個福州人,我最喜歡媽媽煮的雞湯壽面。雞湯壽面在福州話的發音是“給湯壽面”,而媽媽在福州話的發音是“阿媽”。大年初一媽媽都會在家里煮上一大鍋的雞湯,然后等親朋好友到訪,再熱鍋燙面線,所以我們常常稱媽媽煮的雞湯壽面為“阿媽牌給湯壽面”。雖然雞湯面線是福州人的美食之一,但它并沒有一致的煮法。各家祖先流傳下來的食譜都不同,因而出現了很多不同的煮法。而阿媽的煮法就是為了讓我們調養身體所以放了很多的姜片和造量的紅酒。而且普通在外吃到的雞湯面線可是很少姜味濃重的湯底啊,再加上在外吃到的湯底會有點酸酸的感覺。這是因為他們選用的紅酒品質不同,阿媽煮的湯底不但不酸而且還可以吃到濃重的姜味!我 喜歡“阿媽牌給湯壽面”就是因為放了很多姜片而刺鼻的爽口的雞湯啦! 除此之外,雞湯面線少不了的就是雞腿,水煮蛋和香菇啦!阿媽是個很貼心的人,她還會幫我把雞腿分一半讓我比較容易享用。結果從此之后親朋好友也都紛紛叫媽媽將雞腿給砍成一半。一捆面線的量不多也不少,像我這種吃貨最少可以吃上三捆面線,阿媽只有在燙我的面線時才會丟下三捆,通常別人都是吃兩捆面線就會飽了,因為面線有可能會脹,讓你很快擁有飽腹感。 阿媽煮的壽面還有一個特色就是不會糊糊的。我不喜歡吃糊糊的面線,因為那不就等于面線糊了嗎?阿媽燙的面線只下鍋用筷子攪開等到面線浮上來了就撈起來。聽起來很像很容易,不過那個時間點要是抓錯了,面線的口感就不一樣了。好幾次阿媽讓我自己嘗試燙面,但最后的面線的口感都和阿媽燙的不同,所以這是我還沒學到的小小竅門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