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13 18:17:19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林進
作品名稱:《印象中的福州》 作品類別:征文 作者:方紫馨(女) 所在國:馬來西亞 年齡:12歲 指導老師:吳翠翠 《印象中的福州》 在我的孩提時代,媽媽常說要到中國福州尋根,我百思不解。一天,我終于抑制不住內心的好奇。“媽媽,為什么一定是到中國福州尋根呢?”媽媽耐心地跟我解釋道:“中國福州是我們的故鄉,所以我們要到那里尋親。”我打破砂鍋問到底:“那當年祖輩們是怎么來到這里的呢?”媽媽說:“當時,祖輩們的生活艱辛,烽煙四起,民不聊生,他們常常三餐不繼。因此,黃乃裳先賢便帶領了一批人從福州下南洋,動身來到詩巫謀生。到了詩巫后,他們披荊斬棘,開墾了一大片橡膠園,并把詩巫命名為新福州。”我茅塞頓開,霎時覺得到福州尋親很有意義。 就在去年,在一次的機緣巧合下,我終于有機會跟媽媽到中國福州尋根。 “喔喔喔……”公雞的叫聲喚醒了太陽公公,也喚醒了在夢鄉里的我。在機場時,我的腳下好像生了風,拉著行李又蹦又跳的,我們坐了五個小時的飛機,才抵達福州。 一到福州,興奮和激動如同決了堤的洪水,浩浩蕩蕩,嘩嘩啦啦地從我的心里傾瀉出來。正值中午時分,艷陽高照,炙熱的太陽把我們的臉照的火辣辣的。因此,我們決定到福州的西湖公園乘涼。進入西湖公園的入口很多,但媽媽說后山的南巖走進西湖公園景色最美。于是,我們沿著臺階往下走,耳邊傳來幾位和尚在念經。雖然我不懂他們念的是什么經,但每次聽著梵音,都能洗滌我浮躁的心靈。西湖公園兩側的垂柳在輕風的吹拂下迎風搖曳,不知名的野花開得分外妖嬈,像在歡迎有人的到來,清新的空氣,郁郁蔥蔥的樹木,一片春意盎然。我們沿湖緩緩步行,時而駐足觀看下棋,時而享受大自然給予的湖光山色。不知不覺,太陽公公就消失在我的眼前了。天空僅剩淡淡的紅光,月亮高掛在另一端。當暮色悄悄地降臨了,點點繁星開始掛上夜空中時,我們拖著沉重的步伐回到旅館去了。 隔天一早,我們到城內的三坊七巷吃早餐,三坊七巷被譽為歷史和文化的精髓之一。我們去一家富有歷史風格的小吃店吃早點。這家小吃店的墻上貼了一些回顧歷史的照片,讓人恍若置身于福州當年的盛景。我們點了許多福州地道的美食,如鼎邊糊、肉燕、魚丸和光餅。當服務員準備把我們的魚丸端來時,我大老遠就聞到了香味。啊,真香啊!一看就讓人垂涎欲滴。那魚丸非常大個色澤潔白晶瑩,光滑得像瓷碗一樣。綠油油的蔥末撒在魚丸上、湯里。我舀起一顆,咬了一口,魚丸里的湯汁立刻滲透到了我的嘴里,似乎穿透了我的五臟六腑。我有些飄飄然了,恐怕連天上的神仙吃的美味佳肴也不過如此。過后,我拿起一個光餅。光餅中間帶有孔,食之香脆可口。這光餅的外表油光發亮,嚼起來脆而微咸,還有淡淡回甘,真是令人唇齒留香,沒齒難忘啊。 這次的八天七夜之旅,讓我感受到了福州人的熱情。親切的笑容,滿滿的佳肴,牽手暢言等點點滴滴都讓我至今難忘。這次的旅行也讓我知曉了原來我們詩巫有許多的風俗習慣和美食都傳承自那個千年古城——福州。猶記得在某一年的春節,媽媽說是把垃圾從外掃到內,再掃進簸箕里。我心想:“把垃圾從外掃到內,太奇怪了!”我疑惑不已。媽媽看到我滿臉疑惑的樣子,便說:“這是華人的風俗習慣,是為了避免把財氣掃出家門。”這次去福州一游,哈!也讓我見識了同樣的情景,原來這個風俗習慣也是流傳自福州呢! 古人云:“百聞不如一見”,那次的福州之行,著實讓我這只井底之蛙大開眼界,獲益匪淺。我希望有朝一日能舊地重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