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19 16:02:53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林進
作品名稱:《游于山》 作品類別:征文 作者:林永昊 所在國:美國 年齡:13歲 作品由北美華人華裔尋根協會選送 《游于山》 于山是福州地標“三山兩塔”之一,原名“九仙山”,歷史悠久,其位于福州市中心的五一廣場附近。今年寒假,爸爸媽媽帶著我游覽了于山。 于山的入口處至今還保留了一小段明代的古城墻。城墻邊上,便有上山的路。山不高,慢慢地往上走,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五個金色的大字“于山風景區”。據說于山上的摩崖石刻遍布全山,包括宋元明清歷代,共有一百多處。“月朗風清”是一進山就能看到的一處石刻,為清乾隆年間福州郡守李拔所題。古人真的是太有智慧了,媽媽讓我試著從左到右讀是“清風朗月”,又從右往左讀是“月朗風清”,一樣的通順,一樣的飽含詩情畫意,太神奇了。我心里不禁暗暗佩服古人的才學。 接著我們來到名為九仙山的景點,這里的摩崖石刻比較集中,我還看到的“煉丹井”。沿著溪流往上走,感覺到的是陣陣清涼。我們來到了戚公祠,祠堂邊有塊醉石,是為了紀念戚繼光抗倭而專門建的。相傳抗倭勝利,戚繼光回到福州,慶功宴后,步行至此,在這塊平石上倒頭酣睡,后人將此石名為“醉石”。石頭上刻有“誓雪國恥”四個大字,旁邊的石刻為郁達夫在抗戰期間題寫的“滿江紅”詞,表達了效法戚繼光抗倭奮勇抗擊日寇的決心。 接著我們又來到的補山精舍。它建于北宋,是白塔寺和尚接待達官貴人大施主的地方,因其小巧而得名。平遠臺的摩崖石刻在補山精舍的東側,這塊巨巖像武士的頭盔,牢牢地鑲嵌在圍墻里。 因為正值過年期間,于山舉辦了蘭花展,我們有幸一睹了許多名貴的蘭花和蘭花書畫展,讓我大開了眼界。我還看了歷代九仙詩詞、吸翠亭、狀元峰、榕壽巖、攬鰲亭、獅子巖等景點。我們就這樣東走西看,時間很快過去,還有好多景點沒去。 于山和我以往去的公園景區都不一樣,這是一座太有文化底蘊的山。它所傳達出的那種強烈地愛國情懷令人振奮。我愛于山,更愛我的家鄉—福州!有空常回家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