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象·福州 記憶的味道 可能是晨曦初露時,幽香四溢的海蠣餅 可能是初夏微涼時,香氣馥郁的茉莉花 可能是溫杯燙盞后,沁心淡雅的煮茶香 一城記憶,一縷清香 百轉千回,一種鄉愁 閩籍華裔青少年心中的“福州味”是什么呢? 一起探尋他們的故事 《臭積茶墨魚豬腳湯》 馬來西亞 陳姙皟 7歲 每年盛產墨魚的季節,媽媽總會買一些墨魚回來曬干了收藏起來。當墨魚曬干了媽媽就會為家人準備一道美味可口的美食——臭枳柴墨魚豬腳湯。臭枳柴墨魚豬腳湯是著名的一道美食。臭枳柴加上墨魚和豬腳一起熬出來的湯味非常甘甜,加上墨魚的鮮味真是讓人贊不絕口。臭積柴又名山胡椒,其味性辛、溫,并具驅風散寒及溫中理氣等功效。福州人勞動過后,身體乏力時,都習慣性燉煮一碗臭枳柴墨魚豬腳湯。因為喝了可以補足元氣及體力。其湯味甘甜帶苦,非常滋補且養身。媽媽說多喝才不容易生病。所以我們一家大小都愛喝臭積茶墨魚豬腳湯。 《福州紅酒雞湯面線》 馬來西亞 程恩慈 12歲 大年初一,人們都要吃一碗面線,祝福健康長壽。 一碗面線,有著濃濃的家鄉味道,也有美好的寓意,是福州人,也是我念念不忘的味道! 《八珍雞湯面線》 馬來西亞 黃篤宏 12歲 八珍雞湯面線 ——聽起來就令人食指大動,胃口大開。八珍是補氣補血的最佳藥膳,喝在口里,暖在心里。再配上細細長長的面線,意寓長壽,所以福州人又稱之為“壽面“,是坐月調理身子的秘方。長輩常教導我們,吃壽面盡量不要把面線咬斷,能吸多長就多長,才能長壽。 《福州干盤面》 馬來西亞 黃圣欽 12歲 我是道道地地的福州人。說到福州美食,沒人能抵得過豬油香滿溢的福州干盤面。 干盤面的色澤并不是賣點,豬油才是其靈魂所在。趁熱騰騰時把所有調味料和配料與面條拌勻,蔥香味撲鼻而來,再配上幾片肉片,哇!簡直就是人間美味。 《雞蛋糕》 馬來西亞 黃歆惠 12歲 雞蛋糕是很多福州人的兒時回憶,簡單的雞蛋糕卻能散發出撲 鼻的香味,讓人不禁垂涎三尺。 別看小小的一顆雞蛋糕, 里面承載著滿滿的愛和文化的傳承。 《家的味道》 馬來西亞 江紫瑜 12歲 家,那溫馨的味道,是爸爸最愛喝的小燒,是媽媽溢滿愛的餃子,更是游子魂牽夢繞的味道,細細品味家那幸福的味道。 愛還在,家還在。 《鼎邊糊,您也愛嗎》 馬來西亞 劉紹蒨 7歲 “梔子花開燕初雛,余寒立夏尚堪慮,明目碗糕強足筍,舊蟶買煮鍋邊糊。”——清代鄭東廓《福州風土詩》。鍋邊糊,也就是大家口中常提到的“鼎邊糊”。據說,這道小吃在福州已有400多年的歷史了。烹煮鼎邊糊時,大廚們都會用蜆子汁熬成湯,然后把磨好的米漿沿著鍋邊澆過去。米漿就這樣在鍋邊“夏眠”,可不到幾分鐘,它們一個個就會慢慢燙成千皮,再被大廚的鍋鏟輕輕刮起,然后“咻”一聲跌進那濃郁的湯底里。這時,只要再加上豐富的作料:芹菜、蔥、蝦米、熟魚千、小腸、花蛤、香菇、白菜等,就是一鍋滾燙的鼎邊糊。鼎邊糊,芳香四溢,總讓人味蕾大開!瞧,它白脆薄潤,湯清不湖!嘗,那味道細膩爽滑,清香可口,讓人回味無窮。每次,我只要一聽見“鼎邊糊”三字,都會不禁垂涎三尺,欲罷不能。鼎邊糊,我的最愛,您也愛嗎? 更多作品詳情歡迎查閱第五屆海外華裔青少年“印象·福州”官網 http://m.yclty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