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名稱:《我的“福州之旅”》 作品類別:征文 作者:楊智鑫 年齡:14歲 國籍:新加坡 指導老師:林佳儀 送選單位:新加坡裕廊中學 我的“福州之旅” 在去中國福建的那個晚上,我輾轉反側,激動得睡不著。時針已經指向凌晨1點,我還是敲開了媽媽的房門,問了一個問題:“福建在哪里呀,福州是什么地方?”媽媽說:“福建是媽媽的故鄉,福州是福建的省會城市。”我似懂非懂,不知道“省會”是什么意思。明天,飛機就要從新加坡起飛,飛往一個叫“福州”的地方。那天晚上,我的腦子里全是媽媽描繪的“福州”的樣子…… 當飛機緩緩地在福州長樂機場降落時,來接我們的是戴著眼鏡的姨丈,一上車我迫不及待地向他了解福州,姨丈侃侃而談。車子在開往寧德的路上,我在姨丈的話匣子中也開啟了神游般的“福州之旅”。 福州的名人很多,有禁煙的民族英雄林則徐,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這句名言就是出自他的筆下,也是他愛國精神的體現。聽說他逝世后歸葬于福州北門外馬鞍山,英雄魂歸故里,算是得到了安息。 福州有中國近代啟蒙思想家、翻譯家、教育家嚴復,他翻譯了很多西方學術論著,力圖從思想上喚醒中國人救亡圖存,影響極大。 有我比較熟悉的當代兒童文學作家冰心,我讀過她的《小桔燈》,文中小姑娘的樂觀和自信,她對未來理想生活的向往和憧憬之情,曾經給學習上遇到困難的我以積極的心態,如今我已戰勝困難,當我和她的故鄉如此之近時,我覺得福州是那樣熟悉與親切,給我以美好。 還有中國第一位女性建筑學家林徽因,聽說她參與了中國國徽的設計,難怪被胡適譽為“中國一代才女”。 還有著名的數學家陳景潤,他的智商應該和愛因斯坦差不多吧。 福州的山水一定很美,否則怎么能孕育出這么多出色的人呢?我看了看媽媽,她面帶微笑地聽姨丈侃侃而談,她一定為自己是福州人感到驕傲。聽著聽著,我也為自己身上有一半的福州人血統而感到幸福。我多么想踏上這片土地去親身感受它的氣息,但這次媽媽回國的行程沒有安排福州,只能將這個夢想留著下次實現。 回到新加坡后的一個晚上,看著床頭的那本《小桔燈》,一種了解福州的沖動涌上心頭。我打開網絡,開始搜尋有關福州的點點滴滴,在互聯網上再次開啟福州之旅。 福州的景點讓人向往。鼓山是游人必去的地方,那兒有一條古時登之道。從山麓下院登上2000多級臺階,經過“七亭七里路”就可到達涌泉寺山門。這么多的臺階,這么多的亭子,一定是鍛煉人的意志力最好的途徑,我想,每爬上一座亭子,一定會有不一樣的風景,發現不同的美。 說到歷史,我還查找到了福州的“三坊七巷”,它是中國現存規模較大、保護較為完整的歷史文化街區,有“中國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和“中國明清建筑博物館”的美稱。這里有沈葆楨故居、林覺民故居、嚴復故居等典型建筑,這些不是我一直敬仰的名人嗎?他們的故居應該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吧,這些地方都是我所向往的呀! 福州的美食也是豐富,佛跳墻、醉糟雞、鍋邊糊、荔枝肉、雞湯氽海蚌……雖說有些美食新加坡也吃得到,但是哪有到福州親嘗的地道?看到這里,我已經忍不住口水直流。 奶奶說,她的祖籍國是中國,奶奶的爺爺那一輩就是從福建遷居新加坡的。爺爺是新加坡人,爺爺的爺爺也是中國人。因為這些原因,我對福州又多了一分盼望,盼望有朝一日能再次跟跟隨媽媽一起回福建看望外公、外婆。 前不久,爸爸跟我講,福布斯發布2020新加坡富豪榜中,祖籍福州的就有好幾位。比如,新加坡邦典置地的郭氏四兄弟、新加坡“世界薄餅大王”魏成輝,他們對新加坡的建設和發展都做出了很大的貢獻,這讓我對福州又多了一份了解和向往。 這兩年來,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媽媽已經好幾年沒有回中國了,轉眼我都上中學一年級了,我好想疫情快點過去,媽媽帶上我到中國,去看望已經好多年沒有見面的外公、外婆,還有在福州工作的姨丈。媽媽答應我,下一次回中國,一定帶我去福州玩,這是我現在最大的心愿。 福州,你一定等著我。我要親手觸摸、親眼目睹你的芳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