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名稱:《學講福州話,傳承閩都文化》 作品類別:征文 作者: 姚怡君 年齡:18歲 國籍:馬來西亞 選送單位:詩巫公教中學 指導老師:尹冬梅 學講福州話,傳承閩都文化 福州市也稱“閩都”“榕城”,是中國東南沿海重要的貿易港口和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城市之一,也是重要的文化中心。 詩巫,是除中國福州市外,最多福州人聚集的地方,因此有 “小福州” 之稱。 1900年4月,閩清舉人黃乃裳參與戊戌維新失敗后,帶著幾個親人來到英屬砂拉越,實施覓地拓荒計劃。 歷經千辛萬苦,黃乃裳終于在拉讓江找到了墾地,并在河邊建造了 “亞答厝”。 找到墾地后,黃乃裳就回國,在閩清、古田、閩侯、屏南等地招集了一千多個墾民,開始了艱苦的創業工作。 他們同吃同睡,一同伐木墾地。 風風雨雨,五個春秋過去,在他的苦心經營下,詩巫新福州墾地初具規模了,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 我是一個從沒去過福州市的“福州人”。 我出生在 “小福州” ,也就是詩巫,也一直在詩巫長大。 從小,我就跟奶奶一起生活,說著一口流利的福州話。 因此,我小時候跟長輩們都很聊的來,聊起天來還有模有樣,像個 “小大人” 一樣。 每次奶奶的朋友打電話到奶奶家,我都會搶著接電話,然后就開始滔滔不絕地與他們聊起天來。 待奶奶發現后,她才會很無奈地接過電話。 大家都很好奇我一個小屁孩兒怎么有那么多話題能跟一些年過花甲的長輩們聊的。 不僅如此,年長的親戚鄰居們都很喜歡找我聊天,說的都是福州話。 也因為這樣,我一直以來都認為所有的福州人都是以福州話溝通。 直到我上幼兒園的那天我才發現,并不是全部人都能說福州話,甚至都找不到幾個能以福州話跟我聊天的人。 我一直想不明白,這究竟是為什么呢? 難道我像卡通里的主人公一樣有自己的超能力? 不然為什么能說別的小朋友說不了的語言? 上了小學后,我的生活基本上都接觸不了福州話了。 我搬到了新家,學校里的同學及身邊的人都以中文來溝通,我總不能用福州話與他們對話吧? 但我可沒有因此喪失我說福州話的能力。 每個周末到了奶奶家還是能跟奶奶說福州話,讓我不至于把福州話忘光。 長大后,許多長輩在聽到我們幾個兄弟姐妹用福州話溝通時,都會感到很驚訝,覺得現在的小朋友會說福州話很神奇。 這讓我不禁感到有些惋惜。 難道一個福州人會說福州話不是應該的嗎? 怎么現在一個福州人能說福州話成了一件了不起的事了呢? 這就好像在夸一個中國人 “你的中文說得真好” 一樣,不覺得有點無奈嗎? 都說語言是一個種族的根。 一種語言失傳的那一天也就意味著那個族群的沒落。 身為福州人的我們,真的能就這樣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籍貫從這社會上被刪去嗎? 維護自己的方言,我認為是每個人的責任。 現今社會有許多人向往國外洋人的生活,覺得英文才是最氣派、最高尚的語言,甚至覺得說方言拉低了自己的檔次,這種思想真的要不得。 我們為人要懂得飲水思源,該知道自己是從哪兒來,且要懂得感恩。 身為一個中國人就更該有這種素養。 “不忘本” 一直都是華人十分注重的一個精神,所以我們身為福州人,也得維護自己的語言,讓它得以世世代代地傳承下去。 希望大家都能明白學方言的必要性,多多推廣自己的方言,跟家里的小朋友說華語和英語外,也不忘教他們一些方言。 期待未來的某一天,在詩巫人人都能以福州話談天說地 ,大家一起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