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名稱:《陪伴》 作品類別:征文 作者:陳晨 年齡:17 所在國/地區:馬來西亞 選送單位:砂拉越詩巫公教中學 指導老師:黃香蘭 陪伴 從我生下來,哦,不!在我還是胎寶寶的時候,我的生活與“福州”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它溶在我的血液里,陪伴我長大。 我住在詩巫,一個被稱作“新福州”的城市。說到詩巫,就想到了黃乃裳先生了。黃乃裳先生等人歷經千辛萬苦,才使這個“小福州”發展起來。在那個時代,他們不知道等待著他們的將會是什么樣命運。但我想他們已經做好一個覺悟——若要到達彼岸,就要乘風破浪,趟過冰冷的河水、經過風雨的洗禮、戰火的歷練,被磨練、被捶打,等待狂風暴雨來的那一刻,倔強地仰起臉來。縱然前路高深莫測,我也要去闖一闖。未經歷風雨交加的夜晚,哪會體會到風和日麗的可愛;未經歷艱難困苦的阻擋,哪會體會到功成名就的喜悅;未經歷黑暗寂寞的洗禮,哪會體會到破繭成蝶的美麗。我能生在詩巫,長在詩巫,是我的幸運。我感恩黃乃裳先生等人的付出,感恩有新的“有福之州”的福氣陪伴我成長。 我很好奇,福州人說話時是不是都很大聲,好像能把屋頂揭了似的,比如我的兄弟姐妹、父母、阿公阿嫲一樣。但我也是個福州人啊!可我語調溫柔,與他們都不同。難道我是個異類?但好像又不是。福州人似乎很喜歡打麻將,我也不例外。空閑的時候,家里的長輩們總喜歡湊在一起打兩把麻將。三缺一時,就高喊著:“缺一咖!”我的爸爸還特地在家里置辦一個麻將桌,閑來無事,總愛把家人捉去打麻將。我很快樂,因為我是福州人。在成長的旅途上,有那么多福州親戚陪伴著我。 福州人生下來,身上就散發著某種獨特的氣質。走在路上,人海茫茫,隨便看一眼,交談兩句,我就認出了你。真的好像大型的“認親現場”一樣,可有意思了!不只是對方的談吐舉止,福州人的姓氏也是“認親”的某種方式。福州民間有這樣的傳言,“陳林半天下,黃鄭滿街擺”。如果你還不能徹底確定對方是不是福州人,就問問他的姓氏吧! 如果他是福州人的姓氏,那十有八九他就是福州人。在我的班上,就有很多人姓陳。而毫不意外,他們都是福州人。我很高興,在我的周圍,有那么多的福州同胞陪伴著我,一起學習。 父母告訴我:“福州人,就要學習福州話。”這話沒錯。福州話不僅代表著福州的特色及文化,更是維系族群的一個媒介。我的日常生活中,福州話是無處不在的,比如,“女下八沒?”“頭給,牛外簡?”但令許多福州人遺憾的是,福州話在年輕一輩的傳承情況不容樂觀。根據資料統計,福州話已經處于比較瀕危的情況了。許多福州人“會聽不會講”,甚至“不會講也不會聽”。他們寧愿努力學習國文,英文,也不愿花時間在自己的方言上。可悲!我想告訴他們,福州話是多么的有意思啊!眼睛——“米酒”,鼻子——“皮油”,嘴巴——“捶”。看!多么好玩啊!有時我聽不懂父母說什么時,我就開始不懂裝懂,故作正經地點點頭。為此,我鬧出了不少笑話。我很開心,福州話在我這里并沒有就此沒落,它從小陪伴著我,讓我感到親切和安心。我希望,大家能積極投入保護工作中來,為閩都文化的傳承奠定基礎。 如果“福州”是一條縱橫交錯的小溪,那我就是需要小溪陪伴的一條自由頑皮的小魚;如果“福州”是一棵高大挺拔的大樹,那我就是需要大樹陪伴的一棵堅韌不拔的野草;如果“福州”是一座高聳入云的山谷,那我就是需要山谷陪伴的一只自由飛翔的鳥兒。陪伴,一個平凡卻偉大的名詞,是每個人都需要的。在我心中,“福州”的陪伴,似一束耀眼的光芒,照亮著我荊棘叢生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