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名稱:《福州——別樣的風采,如絲般沁人》 作品類別:征文 作者:陳予涵 年齡:11歲 所在國/地區:越南 選送單位:寧德市華僑小學 指導老師:吳娉婷 福州——別樣的風采,如絲般沁人 我印象中的福州是古老的,好比一本書的封面,引誘你去翻閱,不料記憶所及的那一頁竟是古人精美的建筑,在雋永的歷史洪流中從未被人遺忘。 古老的福州,古老的三坊七巷,古老的美食總是讓人無比回味。到站下車,我站在那濕漉漉的地上,走進坊巷,石板鋪地,在縷縷陽光之下,白墻瓦屋變的格外明亮,瓦片上布滿了綠茸茸的青苔。我想,曾幾何時,這兒有發生過多少或悲或喜的故事呢?總歸是好的,因為這條路還在。 我們一家4口沿著寬達十幾米的石板路向前,三坊七巷,西邊有三個坊:衣鋪坊、文儒坊、光祿坊。東邊有七條巷:楊橋巷、朗官巷、塔巷、黃巷、安民巷、宮巷、吉庇巷。而南后街是一條軸,三坊七巷都在這條軸上。南后街人流如潮,繁華的街道兩旁是各種各樣的店鋪,吆喝聲此起彼伏。在這里,你就可以買到精雕細琢的壽山石雕、栩栩如生的軟木畫。脫胎漆器、油紙傘、牛角梳這些福州的傳統工藝品。我滿心地好想擁有這所有的一切,想象著自己已經成為了大藝術家、大收藏家,我是寶藏女孩?。⌒闹杏腿欢鸬馗袊@福州的精彩! 街道兩旁有許多民間藝人。他們有的畫糖畫,有的表演漆畫,還有的捏面人。藝術家們精湛的技藝,引得游人們紛紛駐足觀看。弟弟欣然的抓著糖畫跑遠了,而我在捏面人的攤前不想離開,吾就想看看是不是有著和馮驥才筆下的“泥人張”一樣的高超技藝。事實證明,高手在人間啊!這一趟福州旅行,值! 來到南后街,別忘了嘗嘗地道的福州小吃——永和魚丸、同利肉燕、鍋邊糊、芋泥......其中,讓我印象最深、最喜歡的是光餅,又稱“征東餅”,抗倭民族英雄戚繼光,率部追殲倭寇時,為減少炊時,戚繼光用面粉做成的圓餅,中間均打一小孔,用繩串背于身上,便于士兵攜帶作為臨時干糧。此后,為紀念戚公,福州、閩清等地人民仿制這圓餅,前者叫"光餅",后者稱"征東餅"。福州的美食同樣讓人回味無窮! 傍晚,一家人和許多游客一起站在“愛心樹”下拍照留念,伴著晚霞的余暉,“愛心樹”與三坊七巷構成一幅浪漫畫卷,傾訴著美好的期望。愛意永綿長,家人身安康,是我心底默默的祈愿。 今夜天空深遠沉靜,三坊七巷,這個佇立在城市中心的古建筑群,在這條時光長廊里,我沉醉了。 福州,別樣的風采,如絲般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