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名稱:《融城》 作品類別:征文 作者:陳索菲亞 年齡:13歲 所在國/地區:阿根廷 選送單位:福建師范大學附屬福清德旺中學 指導老師:林姍姍 融城 當清晨的第一抹陽光照進屋內,清脆悠揚的鳥鳴聲在耳邊環繞,街道上晃過車的影子,融城福清的一天就開始了。 清早的瑞云塔是最好看的,瑞云塔傳說卜基之日五色云自太保山來覆其上,浪漫輝映,所以塔城后名為瑞云塔。遠遠望去,幾座高樓中夾著瑞云塔,陽光一點一點從塔后放射出來,四周是碧藍的天空,漂浮著幾片單薄的云,襯得那瑞云塔分外明顯,再往前,塔一點點變得清晰。走進了看,陽光照射在塔上,瓦片和墻面都發射著光芒,周圍圍繞著一片茂盛的大樹,枝干重重疊疊。陽光透過樹葉灑落在石子路上,斑斑點點,與外面的喧囂截然不同。在這里,你可以坐在樹蔭下,看一會兒書,聽會兒音樂,或者抬頭賞一賞高聳的瑞云塔,美好的心情就從清晨觀賞瑞云塔開始。 正午時分,去看一看那連綿起伏的石竹山。正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石竹山從漢代以來就常有道家方士來煉丹修行。相傳漢代福州太守的九個兒子得道于仙游九鯉湖,來石竹山顯靈,托夢給世人,為世人消災賜福,所以石竹山有了夢鄉的美稱。太陽高掛,天空映得十足,山上一片蒼翠。從某一處向石竹山遠眺,可以看見坐落在山上,被一片綠意包圍著的寺。紅墻碧瓦,典雅清幽,一面依山三面懸空,就像一塊紅寶石嵌在了翡翠上。石竹山中有片湖,湖清澈明凈。正午的太陽照耀著小湖,湖面波光粼粼,溪流蛇行蜿蜒山間。湖面中有一塊小島,上面也長滿了翠綠的樹林,形似鯉魚閑游。艷陽高照,碧水青天,綠意盎然的青山重重疊疊,還有幾座交錯的寺廟,這兒簡直是寫生圣地。我最愛干的事就是去石竹山上,帶著顏料和畫紙,畫一畫來來往往的行人,朱紅的寺廟,一級級石階旁的花花草草,霧氣環繞的山間,長著苔蘚蘑菇的泥土,特別是苔痕斑駁的崖壁,縫隙泄泉,青竹翠竹,斷崖臨室,巨石嶙峋,石竹寺險而不驚,鯉魚湖白鷺棲息,魚躍水面,可謂是人間仙境。每一次下筆都要斟酌半天,依然感覺畫不出這石竹山的樣子,那一份朦朧、寧靜的意境。 而在傍晚時分,向高街是最熱鬧的。當夕陽斜照,天邊的云霞染上一圈金邊,向高街也熱鬧起來了。早晨向高街太清冷,中午時太嘈雜,讓人心煩,而在傍晚,空氣清新,陽光照在身上,懶洋洋的,人們悠閑的散著步聊著天,四處透露出閑散的氣息。特別在“十五落”這里,古色古香的徽派建筑風格,白墻灰瓦,中式挑檐,鏤空窗花。木質的燈籠下,再掛個紅艷的中國結,給人一種時空交錯的感覺。小巷之外,車水馬龍,小巷內,靜謐無聲,仿佛與世隔絕,但又有著一點點人間煙火氣息。“十五落”的歷史被那白墻灰瓦定格。要說這里原是吳家福地,主人吳福屢試不中,某一年,他把紅桔帶到北京售賣。天氣不好,到京城的桔子已不多,他在虧本和收益之中想到了收益的希望。魏忠賢要過生日,正好要福建的紅桔,于是他用紅箋寫下“福建省福州府福清縣吳福,敬獻福桔千粒”,和紅桔一并送至魏府。魏中賢很高興:“我昨夜夢見五福登堂,今天果然五福登堂。”隨后收吳福為干兒子,給了他許多錢,先行建造三棟十五落的狀元府,來年又給吳福一個狀元。吳福想到魏忠賢禍國殃民,于是去拜見葉向高,配合除魏行動。結果十五落建成,魏忠賢也垮臺了。葉向高擔心吳福被當成魏黨處理,大力掩護,他才平安無事。于是,福清老城區府前的小街有了十五落這個名兒,沿用至今,而好巧不巧,那十五落出來拐個彎便是向高街。那向高街便是因為明代內閣首府葉向高的故居在那兒而得名。向高街門亭兩柱上寫著兩列字,左側有“人生有夢,石竹虛心凌日月。”右邊寫“世事無難,臺山硬骨定乾坤。”一個高大的門庭,直立在路旁,進去便是“歲月靜好”,出了是“人間煙火”。這一片地為我的生活增添不少色彩。 這就是融城。秀麗的風景、古樸的建筑、悠久的歷史,我深愛著的融城,從你跳動的脈搏中,我仿佛聽見祖國前進的腳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