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名稱:《我印象中的福州》 作品類別:征文 作者:許善芋 年齡:11歲 所在國/地區:馬來西亞 選送單位:砂拉越詩巫中心小學 指導老師:林翠萍 我印象中的福州 福州市,別稱閩都和榕城,位于福建省東部的閩江下游及沿海地區,可說是是福建省的文化,政治和交通中心。當地居民以福州族群為主,母語為閩東語福州話。福州建城于公元前202年,迄今2200多年,是中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福州人每年的春節主要分為4個階段:臘月廿四到除夕是祭灶迎春,祭祖守歲;正月初一到正月初四是拜年訪友,討壓歲錢;正月十五到正月十八是觀燈迎神鬧元宵;正月廿九這天是拗九節,福州的春節才算結束。大年初一,福州人出門拜年前,必須先祭天,而竹篾飯是必備的祭品。按福州俗例,除夕夜和正月初一早晨都要放爆竹,含有辭舊歲,賀新年,避鬼邪等意義。此外,春節期間,福州人會在院落、居室、灶房、倉庫、畜棚等貼滿不同體裁形式的年紅。 福州人在吃年夜飯時,餐桌上一定要有芥菜粥、酒糟魚、荔枝肉、年糕、醉排骨、海蠣抱蛋、洋燒排、魚丸湯、血蚶蘸醬等各種福州美食。 除此之外,當入廳老人彌留之際,全家人須在床前給老人送終。福州人在辦喪事時,喪家會在大門口貼白,放炮,告訴人們這個住宅在辦喪事。然后,他們會派人用白帖或口頭將訃告告知親戚好友。親戚好友則會送錢,燭炮,布幛等到喪家吊唁。老人壽終正寢,子孫會披麻戴孝。 福州人每到中秋夜時都會到自家的庭院設一個臺子。除了食物以外,他們還會在桌子上供一個“斗升”,并把貼著孩子生辰八字的童偶立在旁邊,拜求月神保佑自家的孩子平平安安地健康成長。除了這些,福州人也會在中秋節當天進行擺塔、吃鯉魚餅和撿月華等。 至今,福州人也還流傳著當地的語言,福州話。福州話的例子如:丁受啊啦(等一下啦)、下滿mue(吃飯了嗎)、啊弄,kee里咯(孩子,快點咯)、啊弄,dung戳咯(孩子,回家咯)等等。 福州文化十分有著深遠意義,但愿這些文化能一直傳承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