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名稱:《待嫁心,福州情》 作品類別:征文 作者:毛埝暄 年齡:12歲 所在國/地區:馬來西亞 選送單位:砂拉越詩巫中心小學 指導老師:鄭芝俐 待嫁心,福州情 舅舅結婚咯!看著這張紅彤彤的喜帖和桌上擺的各式各樣禮品,我心里這是百感交集。由于舅舅和舅母急著去度蜜月,所以許多繁文縟節都免了。我走進奶奶的房間,看見奶奶正看著她當年的嫁妝,一臉愁容。 我走向奶奶,詢問道:“奶奶,怎么了?舅舅結婚了,不是一件喜事嗎?您怎么還愁眉苦臉的呢?”奶奶看著我,對我說:“沒事,小萱,我只是想起了一些往事罷了。想當年我嫁給你爺爺時,都是跟著福州人結婚的習俗進行的,可不像現在的年輕人喲。唉!”“哦?那奶奶,爺爺當時是怎么將您娶進門的呢?”我像一只好奇寶寶一樣問奶奶。 奶奶便娓娓道來:“現在的婚禮都要伴郎和伴娘,奶奶當時只有一個喜娘而已,就將結婚的十二大流程實行出來。當中十二大流程就包括了布置喜堂、迎娶新娘、登門接親、新娘進門、捧進斗丁、喜童滾床、拜堂成親、拜見儀式、十碗禮儀、添丁開桶、大擺喜宴、洞房花燭等。由于奶奶的婆家是道道地地的福州人,再加上長輩們對婚禮的注重,奶奶也都一一順從。” “然后呢?”我迫不及待地問奶奶。“你這個小瓜,對奶奶當時的婚禮習俗那么好奇嗎?”奶奶聽了我的話后,哭笑不得得說。“嗯”我點頭如搗蒜。奶奶看了我一眼,笑著搖搖頭就繼續說道:“之后就是訂婚儀式啊。訂婚儀式在之前也稱“過禮”。媒人把你爺爺的生辰八字送到我的娘家,而我的娘家也將我的生辰八字送到你爺爺家,以前的長輩很迷信,會請算命先生推算一下,看雙方的生辰八字是否相合,如果不合,婚事就要重新考慮。好在,現代人多半不相信這一套了,所以即使交換紅帖,也只是一種形式而已,有的甚至連換帖的形式都免了。” “接著,你爺爺家就下聘禮。你的曾祖父和曾祖母便帶著媒人與你爺爺去我娘家訂婚。現今,大家都只在酒店內訂婚,然后一起吃頓便飯就好了。”“那……聘禮要送些什么呢?”我刨根問底。“聘禮呀……”奶奶想了一會兒。“爺爺以前準備的聘禮有聘金啊,而且聘金的尾數必須是三字。福州方言的三與生諧音,意味婚后多生兒女。除此之外,加上有喜糖5斤2包、2個大豬腿、2只大魚、2頭目魚干、面線5斤2包。面線還要用大紅紙包好,意為喜慶十色。如果家境好點的,還要準備紅蛋若干、蘋果或桔子若干、紅酒2瓶、10只腳健全的煮熟后變紅的2只大螃蟹,象征十全十美。不止這些,男方還要準備一對活雞,要用三尺三的紅繩將兩只雞的腳綁在一起的,要打活結。而且,男方回去的時候要把母雞帶回去,這時候母雞的兩只腳用那根紅繩綁好。福州人最重要的還有黃金。女生是不是嫁的好,老人家可都要看女生出嫁穿戴的黃金,這黃金不一定要訂婚時送,結婚之前何時送雙方都可以,然后,新娘會在出嫁時戴在身上。這些東西都要用紅紙外包裝,或者在送的東西上放上四方的小紅紙。” “哇!奶奶,您對男方的聘禮很是了解啊”我一臉吃驚地說道。奶奶聽了后,臉上泛起一層紅暈。“我還知道女方聘禮要送什么呢!”奶奶神氣地說道。“女方可備一只母雞,以便與男方訂婚送來的母雞交換,讓男方帶回一對雞回去。以前奶奶家則是把爺爺家送來的母雞留下,讓爺爺只帶回公雞去。奶奶的娘家還準備回送禮,里邊包括:新郎內衣一套、新郎西裝一套、新郎襯衫一件。新郎男襪一雙不能是白色的襪子,金戒指一個。這些有“襪金褲”的寓意,要新郎以后發展為:“活金庫”。奶奶的娘家不是大戶,所以奶奶出嫁當天就只帶了一臺縫紉機當嫁妝。以前福州在嫁妝,禮金方面都不限,要回送多少禮金給男方,可以在訂婚儀式時當場返送,也可以在結婚當天送。”奶奶一口氣說完。我聽得一頭霧水,歪著腦袋,繼續問道:“奶奶,那你們結婚前,是不是還有個流程叫什么…鋪…”“哦!那是叫鋪床。”奶奶立即明白我要表達什么。“結婚時,新人的床要請長輩鋪床。你爺爺家的長輩鋪新房的床,而且長輩要選父母,兒女齊全的。這樣可以意味新人可以像這位長輩那樣幸福,美滿,子孫滿堂。然后還找一至兩個乖巧,聰明,漂亮的小男孩到新床上打幾個滾,意將來會生漂亮的男寶寶。如果喜歡生女寶寶,就找一男一女。滾完床,新人還要記得給每個小孩包紅包。接著還有很多流程呢!你還要繼續聽嗎?”奶奶挑了挑眉。 “要,要”我重重地點了點頭。“呵呵,唔……奶奶滿足你的要求吧! ”奶奶喝了口茶,潤潤口。“結婚之后,新人要在下午三至四時,開始拜見祖宗,長輩,老人和親戚。福州人叫這個習俗“見廳”。我們按輩分一一叩拜。然后受拜者就給我紅包或者“見面禮”。大多至親長輩會贈送戒指、項鏈、手鐲等貴重禮物。拜見好后,過后由喜娘扶我到廚房走一趟,稱為“拜灶神”;動一動廚具,名為“出灶”。” 奶奶將已降溫的茶壺拿進廚房里添加熱水。“奶奶,我幫您!小心燙傷了手啊!”“謝謝你啊,小萱”奶奶在一旁欣慰地看著我。“奶奶,您別客氣。你待會兒還要和我繼續講訴您當年的婚禮習俗呢!”我一邊往茶壺里添加熱水一邊笑嘻嘻地說。奶奶沒好氣地說:“你要知道那么多結婚習俗干什么?”“這樣我以后結婚的時候就不會手忙腳亂了呀!”我一臉嚴肅地說。“你這個小瓜。這么快就想到那么遠去啦?”“好啦。奶奶開玩笑的啦!喏,您的茶”。我一臉期待地望著奶奶。 “過后就可以接親了。結婚第一天,你爺爺家準備兩輛裝飾好的婚車來我娘家接我與取嫁妝,這也叫接親。而且,接親后,回夫家的人數還得是雙數的呢!接親當天, 若是下著雨,就意著新娘是帶財到夫家的呢!如果下著雨,新婚車還不行使用雨刷哦!說是不可把財運掃走吧!當你爺爺的婚車到我娘家時,我娘家開始放鞭炮,放完后你爺爺才進入我娘家。你爺爺還帶上了我的手捧鮮花與上等香煙來我娘家。見到我時,你爺爺便把手捧鮮花給我拿著。同時,把香煙大方地分給我的家人抽。你爺爺和我在我娘家里,拜見好祖先后,就開始吃太平面。在我們這里也叫做長壽面。我和你爺爺吃完太平面后,我就帶上嫁妝準備出嫁。在我們出門前,我娘家還要放鞭炮,放完后我和你爺爺才可出我家門。我邁出我娘家后,就不可回頭,而且要把手上的扇子往車外拋,意味頭也不回,要高高興興地往前走,即使是忘帶了東西,也不能回頭,要叫別人去拿。我和你爺爺從邁出家門一直到上車前,我都必須有伴娘給我打傘,新娘結婚當天是最大,而且不可被太陽直射。車門也由一個司機負責開。當婚車啟動準備開走時,我的家人還要再放一次鞭炮。福州女兒出嫁,一定要在中午十二時到男方家,一般新郎上午八至九時前就出發接親了。”我專注地聽著。 “到了男方家。新人就拜堂,先拜天地祖先,再拜公婆,最后夫妻交拜。拜好后,由“福壽雙全”的一對夫婦持鳳燭引我和你爺爺進入洞房。入洞房后,我和你爺爺并坐床沿,名為“坐床”;飲“合歡酒”,名為“合巹”。另外,由一位父母雙全、兄弟眾多的男孩在馬桶撒尿稱“開桶”,意為早生男孩。最后,我們就在家里設宴,差不多五時我和你爺爺就要準備迎接賓客了。我和你爺爺的親戚朋友就聚在一起喝喜酒,吃喜宴。在那時按福州習俗,結婚時,第一天是男方家辦酒。第二天,女方家辦酒,也叫辦回門酒。婚后第三天是新娘回門的日子。我娘家就派小舅子去接我,你爺爺就給小舅子一封紅包。回門時,你爺爺也需要準備禮品,和我一起前往岳父母家拜見,當日就必需返回。”奶奶講完后,再喝了口茶。 “嗯……太香了,這個普洱茶”奶奶說。“奶奶,還有嗎?”我意猶未盡地問道。“沒了呀。”奶奶回答道。“奶奶,你們那時的繁文縟節可還真多呀!”我嘆了一口氣。“小萱,雖然婚禮禮節多,但是這些是福州文化的繼承途徑,也是一種教育后代的儀式。奶奶真擔心有一天這美好的遺產會消失啊。”“嗯,奶奶,不用擔心,我都聽明白了。”奶奶停頓了一會兒,似乎對我的回應略有所思。“對了!你功課做完了沒,別因為舅舅結婚就把你的功課拋到九霄云外哦!”奶奶突然間說道。我一聽,心想“糟糕”,便一溜煙跑了。回到房間,我便在心中默默祈愿,愿福州的婚禮習俗能傳承時代子孫,讓福州人的后代愛護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