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名稱:《那一年的回憶》 作品類別:征文 姓名:陳躍升 年齡:12 所在國/地區:馬來西亞 選送單位:敦化小學 指導老師:張彩萍 那一年的回憶 猶記得那一年,爸爸心血來潮提議帶我和妹妹出門游玩一一福州。當時我們感到很興奮而那次的旅程也讓我留下美好和難忘的回憶。 福州有很多的古建筑、古寺廟、名人故居等古建筑。我們到達的第一天,便去當地最有名的景點一一三坊七巷。它是福州名勝古跡之一。這三坊分別是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七巷有楊橋巷、朗官巷、塔巷、黃巷、安民巷、宮巷、吉庇巷。這里尚存明清古建筑268座,深宅大院有10幢。這里的房子都很古老,就算是現代的建筑外表和內飾也是古色古香的,感覺卻特別新鮮。因此,三坊七巷被建筑界喻為一座規模龐大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館”之后,我們也參觀了林則徐紀念館。紀念館中間是虎門銷化鴉片紀念碑,那里還刻著林則徐的雕像,紀念碑的周圍還有許多古炮,于是我便坐在古炮上照相留念。經過深入了解后,心中的敬佩油然而生,查禁鴉片、虎門銷煙,展現了他的睿智及正直,使他名垂青史,為世人之楷模。 其中讓我最印象深刻又吸引了我的景點是“福州科技館”。當時那里人山人海,館里擺著琳瑯滿目的科技小發明:有模擬游艇、測量儀、模擬動物復眼、迷宮。我一會兒這碰碰,一會兒那摸摸,對科技館的東西都感到好奇。我覺得最有趣的是“登月之旅”o“登月之旅”就是讓要玩的人坐在椅子上,由于椅子會適時顫動,讓人感覺真的坐在火箭上一般。等畫面上出現月球車時,我們就開始操控,我決定向能看到地球的地方前進,可由于不會操控,所以一直看不見地球。之后,我們跟隨講解員走到一個叫“怒發沖冠”的表演區前面,只見一位披頭散發的阿姨站在一個感應器上,用手摸著觸電球,過了一會兒,她的頭發紛紛地豎了起來,真像一個“怒發沖冠”的人,真是好玩! 不僅如此,爸爸還帶我們到著名的鼓山。鼓山是福州最有名的山,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我們坐著上山的纜車,從高空往下望去,茂密的森林里不時傳來鳥叫聲,山上還有摩崖石刻,真是美不勝收。這些石頭都經歷了很多年的風風雨雨。在山頂,各種姿勢的松樹環繞著它,偶爾還可以看到一只小松鼠在森林中跳躍。我趕緊用手機拍攝下了美麗風景的照片,來記錄這美好的時刻。 在那次的福州之旅,我不僅一飽眼福,還大快朵頤。我品嘗了許多讓人垂涎三尺的當地美食如:鼎邊糊、太平燕、蝦酥、征東餅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介于零食與主食之間的小吃一一福州的苞巷肉松。記得當時爸爸為我點了一碗稀粥。熱情的小販還為我準備香酥的肉松加上稀粥吃下去,讓我頓覺唇齒清爽,胃口大開。原來它還有引人入勝的傳奇故事呢!話說在清末咸豐年間,有位家廚叫林鼎鼎,他此前一直負責光祿坊內福州鹽運使劉步溪一家的日常飲食。有一次劉府請客,當林鼎鼎在烹煮一道方塊豬肉時,不留神過了頭,好好的豬肉被煮得又爛又糊,實在端不上桌。當主人正催著上菜時,他急中生智。他將肉汁煮干,把爛肉又搗又翻,最后成了一團金黃蓬松的肉絨。就是這樣歪打正著,肉松問世了。自此,林鼎鼎潛心琢磨,不斷改進配制肉松的方法,創制出普通和油酥兩種風味,并起名為“鼎鼎肉絨”。因此,花巷肉松在清代就有“酒香不怕巷子深,酥香誘人千步聞”的美名。 記憶里,爸爸還帶我們到離住宿不遠的餐廳享用晚餐。爸爸特地點了佛跳墻,不一會兒,一個大壇子端了上來,服務員剛打開蓋子,濃香四溢,久久沒有散去。我不禁產生疑問便問起爸爸這道食物是怎樣制做成的。經過爸爸的一番解釋后才知道,原來是用魚翅、海參、鮑魚、干貝、火腿、雞鴨、羊等十幾種食材做主料,加之花菰、冬筍、紹酒、桂皮、姜片、白蘿卜為輔料,經過蒸、炸、泡等幾種方法烹制,封貯于壇中,食前還用谷糠皮文火煨熱。我的天哪!這么多種食材,這么多道程序,怪不得聞著就濃香四溢呢! 此外,光餅也是其中一種我喜愛的道地小吃。在我們住宿附近就有一檔著名制作光餅的檔口。在還沒出發前,我總是要求爸爸買上一兩塊,讓我一路嚼著出發去各個旅游景點。這光餅硬梆梆、黃通通的,咬時得很費勁,但一旦入口就越嚼越香,最后總是吃了一塊還想接著第二塊。當時,我還有機會看著師傅做光餅。一個案板,一個爐子就是制作光餅的全部道具。光餅師傅把袖子卷得高高的,把放了堿水和鹽水的面團摔得啪啪作響,然后分成一個一個劑子,用手左右一拍,一個小圓餅就出來了,再用一根竹簽往中間戳一個小洞,就勢往桶爐內壁一貼,不一會兒,爐內就飄出香味來。接著,光餅師傅就會用小鐵鏟利索地一鏟,那焦黃又美味的光餅就跳出來了! 記得我們回去的的時候,坐在飛機上,我從機窗低頭往下看,山峰、樓房幾乎變得跟積木一樣小,一條條江河像長龍一樣展現在我的眼前。飛機飛到了云層上,我發現這里的景色很美,一眼望去是白茫茫的云海和藍天,可惜飛機上不讓用手機,不然我一定會把這一幕幕拍下來作紀念。我還默念道:福州,再見了,有機會我還會再來的!雖然時間已過了好幾年,但那段美好的回憶總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那記憶將永遠留在我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