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名稱:《漂洋過海:談詩巫福州人的榕樹精神》 作品類別:征文 姓名:黃勤翔 年齡:16 所在國/地區:馬來西亞 選送單位:砂拉越詩巫公教中學 指導老師:黃香蘭 漂洋過海:談詩巫福州人的榕樹精神 福州人,泛常而又富含傳奇色彩。福州人是令人慣常的,因他們累見不鮮,蹤跡遍布五大洲,形成了浩繁穩定的華人社群。披閱史策,源自宋代起,就有福州人在海外行賈;明代中葉后,福州地區有不少人移居東南亞;清末有大量的福州十邑人以各種形式移民東南亞,形成了規模可觀的福州人社區。馬來西亞砂拉越的詩巫便是實例,故被冠以“新福州”之美名。無論是中國本土的福州人,還是海外的福州人,他們似乎都自帶焴爚光芒。每每遭逢他們,人人總會揄揚他們的精悍與黠慧。在中國,林徽因和陳景潤等文人鴻儒聞名遐邇;在馬來西亞,郭鶴年及張曉卿等賢達人士聲名赫奕。其實,無論是文人墨客、南州冠冕、豪商巨賈,又或是蕓蕓眾生,福州人的精神面貌,才是合該贊佩的。榕民的精魂,與他們的梓里息息相關。福州植榕,自古便已成風。北宋太守張伯玉倡導“編戶植榕”,最終“滿城綠蔭,暑不張蓋”,福州被冠以“榕城”之令譽。昔人有言:“榕樹參天木,千年逾古稀。枝繁形若蓋,葉茂影如衣。氣度實堪慕,從容志不移。齡高當益壯,猶在雪霜時。”榕樹蒼勁渾古,郁郁蒼蒼,崢嶸軒峻,即古雅又簇新,尤具靈性,在詩巫亦可一睹蔥茂的榕樹。作為榕民的精神礎石和民族弘毅,榕樹在他們心中早已有嵬然不動的地位。由此可見,福州人的精神本質,便是那歷久彌新的“榕樹精神”。漂洋過海,詩巫的福州人,亦是如此。 榕樹隨處可生,種子落地便會發榮滋長,氣須垂地就會入土成枝,不錙銖較量環境,不對條件掂斤播兩,勁挺的生命力令人景慕。福州人,亦是如此?!懊半U海洋七日暝”——這是在詩巫流傳的《福州音南洋詩》中的一句唱詞,摹狀的就是福州人下南洋那段極具開拓精神的歷史。1901 年至 1903 年間,福州孝廉黃乃裳提挈一千余名榕民來到“應許之地”——詩巫,他親咂拉讓江水進行質檢、察驗土壤肥沃程度,認定當時的詩巫可以墾殖,便建立了新福州墾場。但詩巫氣候溽熱,荊棘簇生,蛇蝎橫行,熱病纏身,痢疾盛行,橫事及殞命事故日出不窮,當時便有流行一句話:“今天去埋人,明天給人埋。”然而,遠涉重洋的墾民們和衷共濟,在新地開新業,僅以瓜豆和木薯饜足,簇居在寒素的“亞答厝”,墾垡古木橫陳的處女地,攻克水土不服的考驗,最終開墾出了田地,證明了人定勝天,事在人為,將拓荒者的膽魄發揮到了極致。他們從種植稻谷和番薯試水,雖然屢敗但卻屢戰,最后引進高產值的橡膠,并籌組公司、初創工廠、營辦商店、推展運輸和營建海運,不斷地嘗試、創新和整改。上世紀80年代,詩巫的福州人逐漸投身到七十二行,包括金融、超市、五金、船運和木材業等,如榕樹一般開枝散葉。至此,詩巫別開生面,從當初的莽蒼之地,發展到現如今的“新福州”。每每提到福州人七日越洋,百年創業的恢奇名篇時,不免令人憶起他們那如榕樹一般剛韌的開荒精神。福州人咬定青山不放松,鎖定目標不疲沓,砥節礪行謀求發展,恪守不渝共創佳話。 榕樹枝梢葳蕤,蒼勁如虬,高入云天,自強不息,銳進奮爭之心眾目昭彰。福州人,亦是如此。“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愛拼才會贏……”福州人的“拼勁”,并非是上天對他們偏頗,而是他們求變的必然結果。福建地區自古便受自然條件的拘囿,岡巒多,地形雜,交通蹇滯。對于福州人來說,出外闖南走北,走出這“八山一水一分田”,是生活的必然選擇。因為資源稀缺,所以必須抓緊時機;因為沒有抄道,所以只能如履如臨;因為萍蹤浪跡,所以只得務實實干,最終練就了福州人的“一身絕技”和拼勁,甚至拼出了一個時代。有人說道:“‘拼多多’這個詞仿佛就是為福州人量身定做的。”在中國,福耀玻璃鉆研技術,拼出了世界第一大汽車玻璃生產商;福州自2011年起,十年間的國內生產總值達到將近三倍的飛躍,在2021年以11324.48億的成績登頂福建第一,以十年間196.5% 的增幅位列中國主要城市國內生產總值增幅第二名。身處海外的福州人,這股拼勁依舊流灑在他們的精神面貌,榕樹精神賡續扎根在殊方異域。詩巫的福州人激昂青云,從最初謀生的“三把刀”,到如今已涉足于種植業、伐木業、建筑業、金融業、企業經營等各類經濟產業。在新福州,造船業者幾乎都是福州人。2005年,當地造船業締造了3億馬幣產值,生產的總噸數更是全國之冠。上世紀90年代末,已有5家華人銀行卓立于此,為當地華人的經濟發展提供了資金后盾。“今天,福州人站起來了,他們在經濟上有很大的成就,自力更生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绷止谟⒃诮邮軋笊缭L談時,曾說了此番話,欽贊了福州人蔚起詩巫有功。倘與其他方言族群相比,晚到的福州榕僑,卻能奮發踔厲,在詩巫乃至全馬華社的經濟發展中蜚英騰茂,正是因為他們篤行了榕樹這種錚錚不屈的進取精神,高瞻遠矚,不甘雌伏,諸事力求高水準,勇爭一流。 榕樹盤根錯節,枝干闌干,這種同根共生、表里相依的遒勁內聚力,造就了 “獨木亦能成林”的自然界美談。福州人,亦是如此。下南洋之時,黃乃裳作為墾場港主,遏制攬買轉賣的豬仔勾當,與白人拉惹立約以保障墾民的人身自由,且嚴禁購銷鴉片,富有不戕害鄉鄰的同胞愛。拓荒初期,墾場經濟發展尚未穩實,墾民卻愿意籌資來援建學校。他們多數非績學之士,教育程度有限,對于未接受賅備的教育而深感缺憾。即使稼穡艱難,他們也不愿受羈勒于經濟而拚棄下一代的教育,對教育的發展關心備至,發揮了推己及人的同胞情懷。當時,詩巫的福州人亦組織了同鄉者聚集的地緣性公會、以血緣紐帶聯系成的血緣性宗祠和與同行共組的業緣性商會,形成相待而成的團體,在異邦守望相助。其中,分別有詩巫福州公會、龍峰黃氏公會、詩巫中華總商會等諸多團體。在面臨第一次世界大戰、世界經濟大蕭條、橡膠貶值、1928年詩巫毀滅性祝融之災及大規模失業浪潮等諸般厄難時,他們緊密綴合同鄉力量,首尾相救,捍衛團體利益,使得福州人在砂拉越的經濟立于不傾之地。中國抗日戰爭時,富有故宮禾黍之情的華僑皆同仇敵愾地投入籌賑工作,赍發中國人民。面對新冠疫情,馬來西亞常青集團、加拿大多倫多福清商會、阿根廷中華慈善總會、美國福州瑯岐同鄉會、日本福州十邑社團聯合總會、澳大利亞長樂商會等諸多海外福州人組織八方馳援戰疫情,眾志成城克時艱。榕籍鄉親馳驅采購,榕籍企業愛心斥資,以夜繼日為福州送回一批又一批的防疫物資,心系鄉梓。福州人以他們的舉措,譬解出了榕樹精神。眾志成城的精神,使他們在誠篤合作中齊驅并進,在和衷共濟中千帆競發。 《讓榕樹造福榕城》中寫道:“榕樹枝繁葉茂,蒼勁挺拔,蔭澤后人,造福一方;它又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多么貧瘠的土地,乃至亂石破崖,它都能破土而出,盤根錯節,傲首云天,象征著不屈不撓的福州人精神?!备V萑说拈艠渚瘢瑹o非是“開拓進取”“及鋒而試”“奮起直追”“刻苦耐勞”“鍥而不舍”“戮力同心”。然而短短數詞,卻道不盡他們的歷練。在中國,福州人相須而行,同心共濟,致力建設他們的梓里;在海外,大批秉承著愛闖蕩的天性的福州人仍賡續他們的闖蕩,陳說著榕民的功烈,讓榕樹精神傳為佳話;在詩巫,回溯開荒伊始,福州先輩履險若夷,篳路藍縷,經過幾代人的胼手胝足,福州人在政、經、文、教等方面都有卓犖的建樹。不變的是,在每位福州人的心中,都有一顆葉茂如蓋,四季常青,傲然挺立的榕樹。那歷久彌堅的榕樹精神,是福州人開荒的蹤跡;是福州人歷史的見證,是福州人精神的載體。每一個走過榕樹的人,都會有所裨益,此乃榕樹活著的價值,是福州人的內蘊精神。漂洋過海,我們無不為詩巫的福州人傳承了榕樹精神而深感自豪,讓榕樹精神得以開花結實,蔓蔓日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