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名稱:《印象福州》 作品類別:征文 姓名:陳俐穎 年齡:12 所在國/地區:馬來西亞 選送單位:砂拉越古晉中華小學第三校 指導老師:鄭愛麗 印象福州 在我有記憶開始,我記得我有一位曾祖母住在一間蠻傳統的房子里。這房子有一個很大很大的庭院。庭院中間有一個很具中國福州色彩的八角亭。八角亭的牌匾上刻著《福州亭》的字眼。原來,曾祖母那個年代隨著曾祖父南下西洋,來到砂拉越這片土地,落地生根。他們省吃撿用,刻苦耐勞,賺了一些積蓄,便蓋起了這套房。為了不讓孩子們忘了自己的根,因此,建了有《福州亭》牌匾的八角亭。 每逢過節,尤其是中秋佳節,尤記得我們都會集聚一堂,在八角亭內擺上月餅,沏茶賞月。長輩們會圍在一起訴說他鄉故事;孩子們則圍著八角亭互相追逐,嬉戲。我曾祖母說的是正宗的福州話。只可惜,到了我們這一代,因為受到本地同化的影響,我們也只會一兩句福州話而已。 一提起福州,我對福州美食印象比較深刻。因為我們家有個習俗,每逢農歷新年大年初一,早餐的餐桌上一定會有雞湯面線(俗稱太平面)。據說,萬象更新的第一天吃了太平面就象征著一年太平長壽呢!多年前,我曾在全球最佳美食頻道看到主持人介紹福州名菜,比如:佛跳墻、紅糟醉香雞、八寶書包魚、雞茸魚唇、琵琶蝦、鼎邊糊等等,饞嘴的我都快流口水了! 我記得第一次聽到“佛跳墻”時,我以為是一種游戲呢!我一直追問著媽媽這“佛跳墻”是怎么玩的。當時的媽媽被我天真的問題給逗笑了。她耐心地和我解釋說其實“佛跳墻”是福州名菜之一。我當時還很天真地問:“吃的時候,有佛像從盤里邊跳出來嗎?”這下媽媽更是笑得上氣不接下氣了,哈哈...后來,我才知道,原來“佛跳墻”這道菜原料多達十八種,其中就有鮑魚、魚翅、干貝、海參、冬菇等等,加入高湯,文火煨制而成。煮成后,軟嫩柔潤,濃郁葷香,又葷而不膩,味中有味,實在是太好吃了! 我覺得能讓福州特色美食淵遠流傳至今并不容易。這是先人祖輩的努力傳承下才有的結果。因此,來到我們這一代,我們更應該緊握著接力棒,不僅努力的把福州美食發揚光大,更應該讓福州文化,福州話,甚至典故一代接一代的傳承下去。我們一家人對美食毫無抗體,一致決定要親自到中國福州品嘗腦海里浮現的美食,滿足味蕾。 我對福州的印象除了美食之外,還有福州的名勝地。我曾在旅游節目中看到主持人介紹中國福州的名勝地。比如:著名的福州國家森林公園是全國十大森林公園之一、充滿歷史性的三坊七巷、景色十分宜人平潭島、山頂有一巨石如鼓的鼓山等。人生幸福的事就是吃喝玩樂,我得找個機會和家人一起起福州游山玩水、吃喝玩樂,讓腦海里的福州可以有更深刻的印象。 |